自從家裡買了鐵鍋之後,深深覺得他就是零廚藝料理人的救星,畢竟也才一年廚房資歷的我,怎麼可能有什麼偉大的料理端得上檯面,但是有了鐵鍋的加持,就覺得煎什麼煮什麼都特別美味呀!!!
煎餃子黏鍋、皮破掉、不脆、內餡沒熟…等疑難雜症都經歷過,在與鐵鍋相處五個月之後,終於摸索出皮赤赤、餡多汁的日式煎餃秘訣了!以下就來好好跟大家分享一下作法。
首先平底鍋放在爐子上加熱,大約一分鐘後用手在鍋子上方感受一下熱度(手不要碰鍋子嘿!),有熱就下油(份量約是鍋子表面都要沾到就是了),熱度大約是你拿筷子沾到油會有泡泡就可以。
把水餃排列下鍋,水餃是跟市場的肉販買的,當日現包,如果是冷凍水餃記得先拿出來放個8~10分鐘退冰一下。為了美觀,我特別把水餃排成圓環狀,到時候煎起來就是一盤圓圓的。
下鍋後別急著放水!先確認每個水餃都站的好好的,朝下的一面有沾到油。給它靜靜的小火煎3分鐘。
好的,等到朝下那面的皮煎的有點兒金黃色,就可以加水啦,我一共加三次,每次半杯,最後一次是調粉漿水。(每次水量大約是比水餃高2公分)
下水的時候可以把火調大一點,蓋上鍋蓋,讓水煮沸產生蒸汽去蒸熟水餃。(請注意,下水的時候要輕巧一點,別把水餃沖走了…這樣皮容易破掉)
最後一次調了薄粉漿,一點麵粉加水灑點白胡椒會很香。
最後一次水差不多快乾時,把鍋蓋打開,WOW~泥看看泥看看,這水餃的皮就像少女肌膚般透亮透亮的,認真一點還可以看到水餃裡的湯汁在沸騰。(湯汁在水餃裡翻滾著,被皮封住等待嘴裡爆漿呀~~)等水收乾,粉漿變成脆皮就差不多好啦!
沾醬是自己特調的芝麻醬油雙沾醬,吃沙拉用的芝麻醬加上一般醬油膏就可以了。
起鍋就把周邊麵粉煎用鍋鏟畫一圈,餃子翻過來盛盤就可以囉,金黃色的皮很誘人喔~如果像我一樣假掰要美美的圓環狀的上桌,把周圍先鏟鬆之後,拿個盤子扣在鍋子上,然後整個鍋子倒扣,環形煎餃就會整個扣在盤子上。(但鐵鍋亂重一把的,沒練過臂力別輕易嘗試><)
看看這酥脆的餃子皮,日式煎餃口感,卡滋卡滋的脆皮加上爆漿的內餡,真是銷魂呀~
爆漿內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