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這週的國語小考考了七十幾分,想當然應該錯的不少,偏偏老師除了要他們訂正錯誤之外,還要將錯的地方抄寫三遍、沒寫到的題目寫五遍,紅紅的考卷少說有錯五題以上,要寫三遍到五遍看來是一場硬仗。加上今天晚上要練跆拳,這作業在安親班完成不了只好拿回家寫。
吃過飯我們便速速的展開抄寫之旅,兒子央求先玩一下下再寫,我跟爸爸都堅持要先寫再玩,嘟著嘴不情不願的拿起筆,一下子寫錯、一下子擦不乾淨,寫了一行就手痠不想寫,我們在一旁耐著性子的看著他把脾氣發完,再繼續寫。
好不容易第一遍寫完了,他看著考卷說,「錯那麼多怎麼寫得完!我寫不完啦~~~還有兩遍還有三遍,我怎麼寫得完?」說著說著眼淚噴發出來,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不想寫、寫不完。我跟爸爸互看了幾眼,我說:「下次不要錯那麼多就好啦,既然都已經錯了,這次就把他寫完」
兒子生氣的回話:「我下次還是會錯那麼多呀!」
爸爸也加入鼓勵:「這次你把錯的通通學會了,下次就會對啦」
無視於我們的鼓勵,他一直執拗在不會寫,每次考試都會錯很多、罰寫寫不完之類的氣話。
偏偏這時候妹妹來央求陪玩跟說故事...情況有點兒緊繃,我請妹妹回房間去,現在我跟把鼻有很重要的事情要陪哥哥。妹妹一聽完,轉頭踱步回房間去,竟然在房間啜泣起來了...(是在演哪一齣呀)我趕緊跟進去,好生安慰她給她挑了一個故事聽。
安撫好妹妹,再次出來看抄寫團的進度,我一度想勸他,如果不想寫那就不要寫,老師要你們抄寫是希望你們記住錯誤,如果你覺得寫一遍就記住了,那明天去跟老師溝通說你已經會了。聽我這一說,他哭的更火...若是沒寫完進學校,他應該整天都不能下課了吧。
為了使進度能夠持續推進,爸爸使出絕招,陪著他寫,他寫一句爸爸也寫一句,是一個同甘共苦的概念,雖然眼淚漱漱流,聽著爸爸講說自己小時候抄寫比他還多、又陪寫的心意,第二遍總算順利完成。
終於到了第三遍,我們都要幫他歡呼了,最後一遍了!這最後一遍真的是字字血淚,手好痠、我好累、我今天都沒有玩到、時間都不是我的...一堆辛酸話伴隨著一字一句,眼淚沾濕了抄寫紙,看了令人跟著也難過。
終於,兒子寫完最後一個字歡呼的跑進房間,耶!我寫完了!媽咪,我全都寫完了,可以玩了!!!可以感受到他那從內心發出來的喜悅聲音,跟剛剛的痛苦哀嚎根本是兩個世界呀!
寫完這一張考卷,我跟爸爸也耗盡了氣力,我們有個會後討論,
一、這樣的抄寫確實讓他對錯誤印象深刻了,但過程對他或是對家長都很痛苦,畢竟小一生一次寫二十到三十個國字注音是真的蠻多的,加上來有其他科目的作業,老師應該多考量一下小朋友的負擔。
二、在家寫功課是會讓他比較無法專注的,有時妹妹來打擾,更多的時候他惦記著他在家要蓋的積木城堡或是要搭的賽車跑道,他已經習慣回家就是要放鬆盡情的玩,若是要專注的寫功課,那氛圍還需要再營造。
三、在安親班寫功課有個好處,當大家都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,他比較能專注,同時也有一個時間的習慣在養成,較不容易推延,安親班給孩子一段時間先完成「必須」完成的事情,例如寫功課、閱讀...,完成「必須」的事項後他們可以自由選擇玩玩具或是做勞作,這算是在建立小朋友時間管理的方法,也讓他們懂得掌握「必須時間」與「自由時間」。
有些孩子個性就是使命必達的完成大人老師的指令,有些就是在乎自己的需求多一些,有些還喜歡觀察別人心裡放不下自己該做的事,這些都是孩子原有的個性,不是愛偷懶也不是慢吞吞,只是他們在做自己,如何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把學習該做的事情做好,考驗孩子也考驗大人的陪伴功力呀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